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中,了解並掌握「GI值」的概念,成為了維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關鍵。GI值,一個反應食物對血糖影響程度的指標,不僅是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參考工具,也已被越來越多人視為健康飲食選擇的重要依據。

透過正確掌握GI值,可以更有效地幫助控制體重、預防代謝性疾病,並促進整體健康。

 

然而,儘管GI值的概念被廣泛討論,許多人仍對它的計算方法、實際應用,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這一指標來優化飲食計畫感到困惑。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GI值的科學基礎,解釋它如何影響我們的血糖,並提供實用的指南,幫助讀者在血糖管理中選擇更適合的食物。

什麼是GI值?

GI值(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是一種用來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的指標。其數值以純葡萄糖為基準(GI值=100),反應食物在食用後引起血糖上升的速度與幅度。一般分為:

  • 低GI值食物 : GI值55以下
  • 中GI值食物 : GI值56-69
  • 高GI值食物 : GI值70以上

GI值的實際意義在於,它著重於「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而非單純的熱量計算,幫助做出更有助於血糖穩定的飲食選擇。

常見食物GI值

這張圖表列出了一些常見的低GI食物及其對應的GI值,目的在幫助讀者輕鬆挑選合適的食材,打造一個均衡的低GI飲食計劃。

低GI飲食中可以選食材

GI值的計算方式與科學原理

GI值的計算是透過比較食用50克的碳水化合物測試食物後,在接下來兩小時內血糖反應的曲線下面積(AUC),與相同條件下純葡萄糖所產生的血糖反應相比較。

這一比較過程反應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被轉化成血糖的速度和程度。科學上,GI值的重要性在於它反應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波動的影響程度,揭示了不同類型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的差異。這一差異主要由於食物的纖維含量、加工程度與烹飪方法等因素。

食物GI值的影響因素

食物的GI(升糖指數)值受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決定了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以及它對血糖的影響。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響食物GI值的因素:

碳水化合物的類型

澱粉的形式會影響其GI值。

例如,抗性澱粉(可在某些冷卻後的澱粉食物中發現)的GI值較低。

加工和烹飪方法

加工食品通常去除了纖維和其他營養素,使得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快速吸收,從而提高GI值。

另外,烹飪時間越長,食物結構越容易破壞,碳水化合物越易於被吸收,這通常也會提高GI值。

食物中的纖維含量

高纖維食物的消化速度較慢,因此它們通常具有較低的GI值。

纖維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緩和血糖上升。

脂肪和蛋白質含量

脂肪和蛋白質可以減緩食物的消化速度,從而降低食物的GI值。

當與碳水化合物一起食用時,它們有助於緩和血糖反應。

食物的成熟度

食物的成熟程度會影響其GI值。

例如,成熟度較高的香蕉GI值比未完全成熟的香蕉要高。

食物的物理形態

完整的食物,如全穀物和帶皮的水果,其GI值通常較低。

因為整體食物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分解,延緩碳水化合物的釋放和吸收。

GI值與血糖管理的關聯

攝取低GI值食物可減少胰島素分泌負擔,有助於穩定血糖曲線,避免血糖劇烈波動。減少餐後疲倦感與飢餓反彈。

同時,低GI飲食也因減少血糖劇烈波動有助於延長飽足感、減少總熱量攝取,有助於糖尿病控制與輔助減重。

 

GI值與GL值的差異

在探討GI值的應用時,了解其侷限性十分重要。GI值提供了一種衡量食物對血糖影響速度和強度的方法,但它並未考慮到實際食用的分量。這就引入了GL(糖負荷)值的概念,以補充GI值的不足,提供更全面的血糖管理工具。

GI值的限制

GI值的主要限制之一在於它只反應了固定量之碳水化合物食物對血糖的影響,而忽略了食用量對血糖反應的影響。例如,一種高GI食物如果只吃小量,可能對血糖的總體影響遠小於大量食用一種低GI食物。這意味著單獨依靠GI值來指導飲食決策可能會導致對某些食物影響的誤解。

此外,GI值的另一個限制是它不考慮食物組合。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不會單獨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而是將它們與蛋白質、脂肪和其他碳水化合物結合在一起食用,這會影響食物的實際血糖反應。

GL值的引入

GL值,即糖負荷,是一種考慮到食用量以評估食物對血糖影響的方法。GL值透過結合GI值和食物中實際碳水化合物的量(克)來計算,提供了一個更準確的血糖反應指標。GL值的計算公式如下:

GL=(GI值×攝取食物中的可消化碳水化合物量())/100

這個公式使得GL值能夠更精確地反應食用特定食物後的血糖變化,因為它考慮到了食物的GI值和食用量。

低GI食物是否能無限制攝取?

雖然低GI值食物有助於血糖控制與提高飽足感,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制攝取。即使是低GI食物,過量食用也會對血糖和體重管理造成不利影響,原因如下:

熱量攝取

每種食物都含有一定的熱量,無論其GI值高低。

過量攝取低GI食物仍然會導致總熱量過多,進而可能導致體重增加。

長期而言,體重的增加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的風險。

血糖影響

雖然低GI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相對較小,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會對血糖產生影響。

食用大量低GI食物仍然會導致血糖上升,特別是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時。

此外,即使是低GI食物,如果攝取過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胰島素分泌,對血糖管理構成挑戰。

營養不均

雖然低GI食物通常提供較高飽足感,有助減少總熱量攝取,但健康飲食還需考慮食物多樣性和營養均衡。

僅僅依賴低GI食物可能會導致某些營養素的攝取不足,因此,即使是低GI食物,也應該與其他食物一起搭配,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攝取。

GI值重點一覽表

主題 重點內容
GI值定義 GI值(升糖指數)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的程度,
以純葡萄糖為基準(GI=100)。
分為:
- 低GI值:55以下
- 中GI值:56-69
- 高GI值:70以上
GI值的計算方式 GI值透過比較50克碳水化合物食物引起的血糖反應,
與純葡萄糖對比,反應食物對血糖波動的影響。
GI值的影響因素 - 碳水化合物類型:如抗性澱粉GI值較低
- 加工和烹飪方法:加工食品和長時間烹飪提高GI值
- 纖維含量:高纖維食物通常GI值低
- 脂肪和蛋白質含量:減緩食物消化,降低GI值
- 食物成熟度:成熟的食物GI值較高
- 食物物理形態:完整食物如全穀物的GI值較低
GI值與血糖管理 低GI值食物幫助穩定血糖、減少胰島素分泌,
有助於延長飽足感,減少餐後疲勞,
對糖尿病和體重管理有幫助。
GI值與GL值差異 - GI值:反應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速度和強度。
- GL值(糖負荷):結合食物的GI值與實際攝入量,
更準確地反應血糖影響。
低GI食物的
侷限性
低GI食物並非可無限制攝取,
過量食用仍會影響血糖與體重管理,
因為每種食物都有熱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影響。
健康飲食策略 透過了解GI值與GL值,
選擇合適的食物組合,控制熱量攝入,
達到穩定血糖、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目標。
 

善用GI值,打造健康飲食策略

GI值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對血糖影響的速度和程度,對於管理血糖及預防代謝性疾病十分重要。食物GI值受碳水化合物類型、加工烹飪方法、纖維、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等因素影響。

GL是基於GI值的概念進一步發展而來,它考慮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實際攝入量,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血糖影響評估。雖然低GI食物有助於血糖控制並增加飽足感,但過量攝取仍可能影響體重和血糖管理。因此,即使選擇低GI食物,也應注意均衡飲食和控制總熱量攝入。

掌握GI值,透過了解食物的GI值與其影響,能更有策略地安排每一餐,達到幫助穩定血糖、預防疾病等健康效果。在選擇食物時,不僅是關注於「吃不吃」,而是「怎麼搭配、怎麼吃」,GI值就是一把掌握身體反應的關鍵鑰匙。

參考資料

打造自己的低GI飲食菜單,認識GI值和低GI飲食 !

https://www.lowcalday.com/368/#gi-%e5%80%bc%e4%bb%8b%e7%b4%b9

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

https://www.chimei.org.tw/main/cmh_department/59012/info/5600/A5600001.html

食物昇糖指數之技術平台的介紹與運用

https://newsletter.cgust.edu.tw/?p=904

澱粉變身「抗性澱粉」,血糖不飆高、也不易發胖

https://med-net.com/cmscontent/Content/784

低GI飲食減肥法

https://www.lianan.com.tw/drliananepaper/Article/40

為什麼減重時膳食纖維很重要?從哪裡攝取?

https://shuxinclinic.com.tw/cm_clinic_post/%E7%82%BA%E4%BB%80%E9%BA%BC%E6%B8%9B%E9%87%8D%E6%99%82%E8%86%B3%E9%A3%9F%E7%BA%96%E7%B6%AD%E5%BE%88%E9%87%8D%E8%A6%81%EF%BC%9F%E5%BE%9E%E5%93%AA%E8%A3%A1%E6%94%9D%E5%8F%96%EF%BC%9F/

The Effects of Fat and Protein on Glycemic Responses in Nondiabetic Humans Vary with Waist Circumference, Fasting Plasma Insulin, and Dietary Fiber Intak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31662208470X

低升糖指數食譜介入糖尿病衛教

https://www.dmcare.org.tw/article/440

不只要懂GI,你還必須知道的營養指標GL值!

https://med-net.com/cmscontent/Content/330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僅提供營養與健康資訊參考,並不構成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如有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懷孕、哺乳中或其他健康疑慮者,請務必在改變飲食前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或營養師的建議。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